未来的农业会是什么样?无人化一定是大势所趋,比如由无人机或无人车在农田完成所有的农活。但这是否意味着农户都需要具备这些无人化的设备?
在今年的新产品发布会上,极飞科技创始人兼CEO彭斌就该公司的最新产品以及公司的未来规划,对未来农业的布局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。过去一年里,极飞科技的业务实现了高速增长,发布会现场更是一口气公布了多款全新产品和应用场景,包括全新亮相的P40农业无人机和P80农业无人机、行业创新的V40农业无人机、R150农业无人车撒播和割草版、以及真正可落地的AI处方图技术、APC1农机自驾仪等。
目前,植保作业在中国农田总面积中占比尚不足10%,潜力依然巨大。但从现实面看,他认为国内80%土地相对零散,让这80%土地的农民都买无人机不现实,需要有专业的农服人员。
一口气发布多款产品,脚步是否走得太快?
在今年的新产品发布会上,极飞科技创始人兼CEO彭斌在回答媒体采访时表示,“我们不是今天走得快,是过去5年都走得很快——2016年我们推出第一款全自主农业无人机,行业说遥控才是未来,三年后完全不是这样,我们因此有了市场占有率,因为我们的创新,我们更懂得农业本身。”
从2018年开始,彭斌说极飞就不把同行放在同一维度竞争,因为极飞一直都在做颠覆创新,希望这个行业越来越好,希望保持创新力,让这个行业更好地改变。
极飞现有1400多人,是中国农业科技领域最大的公司,公司团队平均年龄在26、27岁。“我一直说我们公司至少可以干几十年,因为这些农业科技产品虽然我负责研发,但是大量的产品经理都是85后、90后,他们未来会对中国农业和农业科技起大重要的影响。”
极飞目前的主要市场和业务在国内,占85%左右,海外占有有15%的份额,涉及42个国家和地区。有关极飞海外业务有什么样的布局和规划,彭斌说,发达国家如美国,一下子会比较难接受无人机打农药,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完整的农业生产体系,但对于原来没有这个体系的国家,无人机打农药是非常舒服的选择,比如越南和周边国家都可以使用,日本和韩国本身就是使用无人机打农药的国家,他们也可以顺利接受。这就像信用卡和二维码,二维码是更先进的信用体系,而信用卡代表过去的创新。“无人机如果可以形成更完整的综合解决方案,相信欧美国家也会使用这一套系统,我们将有非常多的海外市场 ,我们的投资人和团队也都是全球视野的团队和投资机构。”
今年以来,极飞在无人机方面也做了很多的改进,更符合也更能执行不同场景的作业。而在有关无人车方面,彭斌坦言目前处于高速增长,同时也处在推广阶段,“相当于2016、2017年无人机的样子。”他认为,未来无人车的数量将会很庞大,极飞在勤勤恳恳创新以引领整个农业行业,让这个行业有惊喜,满足客户的需求。“我们希望这个行业越来越多创新出现,然后建立起属于极飞自己以及用户认知的品牌。”
如果说耕种领域需要大马力器械,大多数用拖拉机来完成,那么播种、除草这些细微的操作只需要小功率就行了。“拖拉机的核心是农业耕种初期和末期,我们的无人车、无人机不是解决大马力的事情,而是精细化的事情。所以无人车、无人机更多是播种,收割是交给拖拉机,不是同一个维度的竞争。”
据了解,目前极飞跟大疆两家公司占植保作业市场90%以上的份额,但植保作业在中国农田总面积中的占比尚不足10%。他认为,要实现份额的增长,需要把种诸如大田作业的效率提上去,让用药成本降下来,这个市场才可能从原来10%的覆盖提升到30%,而要实现覆盖60%的中国农田,至少需要80万到100万架的无人机。
实现更高的覆盖是否意味着农民都要买无人机或无人车?
“农业非常复杂,这里面有大户、小户、农场以及企业各种各样的角色,科技落地的每个过程不是让农民买飞机,而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。”
扎根农业多年,彭斌直言,单个农户要直接使用和购买农业无人机都是困难的,一亩三分地的家庭,买一台无人机、无人车确实也没有必要。但当他们不想为一小块田打农药、施肥的时候,专门团队作业的农服就出现了,例如收割水稻和小麦。未来小农户不需要拥有设备,只需要拥有服务,而农服就像纽带,专业的服务人员帮你完成相关工作,科技通过这个纽带向前发展。
“未来城市是什么样子,你们会认为未来的汽车一定是自动驾驶。但是你们不能想象农村未来的样子,因为大部分人不生长在农村,没有那个概念,极飞长期聚焦在农业、农田,我们认为未来的农业一定是无人化的,由一台无人机、或者无人车在农田完成所有的农活。”
5年前,他说自己这样说大家都不相信,但是现在说大部分人都会相信,未来也有很大的进步空间。“从未来5年的维度来看,会有更多机器人出现在农田,如果极飞够厉害,可能大部分会是极飞制造的。”
这是一个几亿人的产业,其中有很先进、恨不得农业全机器人化的人,也有比较传统的那一类人,也就是我们长辈那一代。“在这样的场景中,我们认为未来的土地在种植过程当中越来越标准化,使用更多的科技工具来种地,是一个趋势。未来3-5年里,有几亿亩地都会这样。”
根据“十四五”规划数据显示,2035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会达到75%,而目前是59.6%,也就是说还有16%的人口会从农村里面出来到城市去,农村地块的种植面积会越来越大,职业农民必然会产生。而像现在的抖音、快手,通过直播卖农产品的人群也会越来越多,这是新的趋势。
极飞正在培训更多的用户,公司用所属的极飞学院培育“新农人”,让大家通过这个平台掌握专业的农业知识。未来还会进一步做这些工作,比如从职业飞手到专业的农服人员需要大量的培训,因为这不仅仅是飞行的问题,还需要对作物的生长、用药、施肥以及农业的整个生产环节进一步了解,才能有更专业的服务。
有关极飞的产业布局,用彭斌的话说,公司本质上是要抓好科技创新,提供软硬件解决方案,帮助新农人进行产业升级。“通过科技成本提高效率,降低成本,解决农业问题,就是我们的使命。但我们不会做农业电商之类的事情,我们还是一家农业科技公司。”
目前,极飞已经在很多省份有落地的智慧农业项目,以江苏为例,目前有上百万亩农田在用极飞的产品,此外是黑龙江大型规模的农场、小农经济以及个体农民等,未来也将会覆盖到更多的地方。在推广无人化农业或智慧农业的过程中,他认为认知上的缺乏是目前最大的困难。“一个没有见过电灯的人你跟他说电灯是怎么样的,他缺乏想象力。当他有想象力以后,第一难题是太贵了吧,农民用不起。”所以,极飞到每个地方都要演示、推广、在农田里面跑一跑,现场演示怎么节约农药、省时间。对于用户而言,降本是一个让用户敏感的科技思路。极飞新款无人机和农机自驾仪能够大幅度降价,本质上有两个原因,一个是生产数量,制造数量决定价格,量越大价格越低,“我们原来卖12万的时候,人家卖6、7万,就是因为同行的供应链产能多。但随着我们的量不断地增加,成本控制得好,价格就更低了。”
11月16日,极飞刚刚完成了一笔高达12亿的融资,百度和软银领投。如此高额的资本进入将意味着什么,对极飞未来又会带来怎样的改变,极飞未来是否会上市?
针对有关资本的问题,彭斌表示,科技创新当然都离不开资本的投入,不管是来自父母、亲戚、朋友的借款还是来自优秀的投资人,先投入后产出,这是创业过程当中每个创业人都会思考的事情。在他看来,科技公司不是一上来就有盈利,包括硅谷也是风险资本资助了创业的成长,过去很多年中国也是大力的鼓励资本支持创业者,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。“资本的参与更多还是看好公司未来,包括我们的决策能力、技术实力以及我们过往的成长经历,而不是当下的利益。”彭斌说,资本进来后可以帮公司投入更多的资金做新产品研发,但并不是因为资本进来就打法变了,而是因为极飞目前有更多的底气、更多的产品可以做更多的事情。“没有‘睿图’、‘处方图’,我们也不敢改变,因为技术让你敢迈出这一步,并制造研发更好的产品,最终大家都互惠,这是我们的目的。”
“中国80%的土地是零散的小土地,80%的农民都买无人机是不现实的,还是要有专业的农服人员,今天极飞就是包农药包打,出了问题我承担,将职业的飞手变成专业的农服。”彭斌说,这相当于是给他们做了心理保障,因为他们的收入水平不高,抗风险能力较差。
“早从2018年,极飞就已开始盈利,目前是现金流非常正常的公司。”彭斌表示,以极飞目前的零售规模、创新程度、专利数量都完全符合科创板的要求,而且一定可以排在科创板上市公司同比来前5%。“我觉得上不上市取决于几个事情,一是极飞有没有准备好,第二我们的节奏是否符合资本的逻辑。”关于上市计划,他坦言作为一家中国的公司,极飞大概率会在国内上市,但目前还没有详细的时间表。
更多无人机行业资讯,请关注宇辰网微信,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阅读。